有华人的地方就有“老干妈”

2022-08-18 12:28
图片


1996年8月,“老干妈”陶华碧在贵阳南明成立了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。1997年时公司市值仅1400万,历经20多年发展,2019年公司销售额达到50.23亿元,国内市场覆盖率超过96%。


在2015年,美国《洛杉矶时报》邀请了2位名厨和1名美食评论家盲选辣酱,最终“老干妈”辣酱杀出重围,获评最佳辣酱。


老干妈在国外被译作"LaoGanMa",还登上奢侈品折扣网站Gilt,被誉为全球最顶级的热酱。


图片

01

老干妈时代



在中国的许多厨房里,你可能会看到一瓶或几瓶老干妈,一种添加了干辣椒、花生、豆豉和味精等各种调料的辣椒油。调味酱市场同质性强、替代品众多,也不存在技术壁垒,为何老干妈能独占鳌头,市占率行业领先?


这得益于陶碧华果断做出调整产品结构的关键性决策。“老干妈”陶华碧起初以出售米豆腐和凉粉为生,自制的辣酱只是她用来佐餐的调味品。但因为辣酱口感太好,许多人开始特意前来买酱,于是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,辣酱却总是很快售空。


这让陶碧华立马意识到,出名的不是米粉,而是米粉中令人回味无穷的辣椒酱,这促使她专注于销售后者。她最终关闭店面,做起了辣椒油生意,并用她的绰号为其命名。接下来的事,就众所周知了。如今,老干妈已经出口到包括英国和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。


图片


如今,从厨师到评论家再到名人,西方精明的美食爱好者已经抓住这一潮流。


2018年,美国职业摔跤运动员约翰·塞纳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段视频,对老干妈赞不绝口,而且是用流利的普通话。


2020年初,英国厨师亚历克斯·拉什默在推特上说:“只要拌着老干妈,石子我都能吃一碗。如果你只能吃到米饭和面条,加上老干妈一切都会好起来。”


这种调味品甚至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标志。在2018年9月的纽约时装周期间,服装品牌“开幕式”发售了一件印有老干妈标志的连帽衫,同月,还推出了老干妈爱好者杂志。脸书网站上甚至还出现了“老干妈鉴赏协会”,拥有来自世界各地3500多名成员。


图片


图片

02

豪气的出海之路



在海外的大型商超,老干妈成了抢手货,最高可以卖到12美元。


对于异乡漂泊,难觅一口地道家乡风味的留学生而言,陶华碧更是救人于水火的神奇女侠。这个说法带有一丝戏笑的意味,但仔细想来,陶华碧却也称得上是个“女侠”。


由于海外华人对老干妈巨大且强烈的需求,老干妈萌生了出海的念头,开启出海之路,如今老干妈也成为国外消费者喜欢的产品。


图片


老干妈出海之路一经开启,便畅销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,原因也很简单,因为老干妈在海外没有工厂,所以国外的老干妈只能通过进口,这使得老干妈很快便成为当地食品界的奢侈品,供不应求,甚至和乐高一样成为“硬通货”。


2018年,接受贵州本地媒体的采访时,陶华碧表示,要打出国门,打出国外,“第一炮我就给它打到美国去。”一瓶280g的老干妈辣酱,国内网购价格为7.9元;而在美国,亚马逊上卖3.9美元(约人民币27元)。


我们看到这些从国外发回的资讯,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声“厉害了,我的国”。一位贵州网友在亚马逊网站如此留言说,“美国iPhone在当地卖得便宜,但在中国贵。同样,老干妈在我们贵州几块钱一瓶,在美国卖20多,作为贵州人,我很骄傲。”


接受媒体采访时,老干妈谈起海内外的产品差价称,“国内确实便宜得多。”老干妈说,“我是中国人,我不赚中国人的钱,我要把老干妈卖到外国去,赚外国人的钱。”


“你说老干妈卖到多少个国家?我也不晓得卖到了多少个国家,我只能告诉你,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。”谈起老干妈的出海计划书,陶华碧显得豪气干云。


本文综合摘自

[1] 乘风破浪的老干妈:“国民女神”25年修炼史 || 深度

https://www.sohu.com/a/407008158_226049

[2] 中国老干妈出口30多国,成海外畅销调味品

https://www.cifnews.com/article/91687

[3] "老干妈"陶华碧的传奇人生!

https://view.inews.qq.com/a/20220121A02F0Z00